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历史形势下,经济不发达的农村仍然有大量的传统夯土墙民居。这些普通的夯土墙民居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正面临着异变与消亡的命运,它们所蕴涵的丰富传统文化与科学的生态构筑经验也有可能随之消失。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钢筋水泥建筑及各种水泥砌块建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日益扩大,由此造成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恶化也逐年加重。因此,这些传统夯土墙民居选择绿色发展之路,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生活质量最迫切的任务,也是节能节地、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的最有效途径。
一种建筑形态能在一个地域扎根、存在和延续,必有其客观的缘由、条件和背景,传统夯土民居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亲近自然,节约能源。
施工简单,造价低廉。
健康舒适,冬暖夏凉。
从建筑美学、居住状况和技术水准等方面看,传统夯土墙民居存在明显的粗陋、原始和简易等缺陷,距现代社会的需求较为遥远,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它也是贫穷和落后的象征。传统夯土墙民居也有明显的缺陷,如采光、通风、卫生条件不好,围护结构的力学、抗震、耐久性能不好,需要运用现代建筑技术进行改进。
传统夯土墙民居迫切需要改进。本着低技术、低成本原则,运用现代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对其宜居性、力学及抗震性、耐久性、节能性、艺术性以及新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达到使其再生的目的。
艺术性改进 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研究传统夯土墙民居在采光、舒适度、空间大小、层数等方面的改进方法,同时结合地方文化特征和现代美学思想,对传统夯土墙民居的艺术性加以改进。
建筑设计改进 运用现代工程学知识研究传统夯土墙民居在力学、抗震和耐久性方面的改进技术,同时对其进行试验检测。主要从以下 方面着手:①夯土墙体掺加材料类型、比例、夯实方式、营造方法;②房屋结构以及房屋构造的改进。
自然通风设计 自然通风可以提供新鲜的自然空气,带走污浊的空气,有利于人体的生理健康,并可降低使用空调的负面影响,同时,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了室内温度,改善了室内的热环境,有效减少空调能耗,做到建筑节能。建筑物的屋顶、窗户建筑构件上的优化设计是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的主要途径。
清洁能源与民居一体化 有统计数据显示,建筑耗能占世界总耗能的 40%左右。因此,如何在建筑中进行节能设计,发展节能节地的生态民居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加大沼气、太阳能在炊事、热水方面的利用,使太阳能与沼气设施与住宅一体化,同时还要考虑水资源的节约以及循环使用。
夯土墙民居对本土气候与自然环境良好的适应性,本身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大量本土自然材料的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索取和建材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低技术、低能耗的建造技术也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另外,夯土墙民居热工性的改善、照明节能技术和采暖方式的改进,将使农村建筑的能源消费量减少,特别是煤炭和电能的用量会大幅度降低,可以减少粉尘、灰渣、废气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夯土墙民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佐证与瑰宝,也是祖先遗留的丰富遗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观和积极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通过对夯土墙建筑的生态友好性的广泛调查研究,以从技术层面进行改进,更好地发挥夯土建筑的生态优势,使其重新焕发青春。探索夯土墙民居发展方向,进而拟制夯土墙建筑设计和施工规范。这是对我国古建筑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为新农村住宅建设找到了一条捷径。同时,还可以降低农村建筑能耗,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舒适度,将对解决民生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