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1950年代末期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后,中国开始规划在北京、沈阳、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以作为平战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北京地铁首先开工,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采用明挖填埋法施工。全长23.6公里,设17座车站和一座车辆段(古城车辆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根据预计,北京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
T1ybJTBKDT1RCvBVdK.jpg
      由于属于战备工程,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需凭介绍信参观及乘坐。1971年1月15日公主坟至北京站段开始试运行,1971年8月5日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型,设12座车站及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公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当年建设北京地铁一号线时,采用的是全面挖开隧道,施工完成再填埋的方式,由当时的铁道兵部队施工。从苹果园到复兴门挖开宽大的深沟,这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是清晰永久的。当时人人都知道修建北京地铁是备战为主的,民用为辅的,并不是后来改建为民用。中南海有没有车站从来没有官方证实,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之间有通道也是这种情形。当年为修这条地铁拆掉了复兴门到北京站一线的北京城老城墙以及南城的护城河。”
T1KxJTBmxT1RCvBVdK.jpg
       当年为方便首长及外国访问者参观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地铁1号线军事博物馆站东北侧出站口设有一台自动扶梯,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生产的三台自动扶梯之一,另外两台安装在北京站和首都机场。
T1ixJTBK_T1RCvBVdK.jpg
1、北京一线地铁的秘密
       如果问你北京一线地铁的终点站是哪里?你肯定会说,是苹果园地铁站,其实,一线地铁还有其真正的终点站,却一直不被人所知道。从苹果园站往西北3公里左右就是福寿岭车站,建成至今,一直没有投入使用。过了福寿岭车站,地铁一直开到西山脚下,这里就是北京西山52号地铁站。站台的布局和苹果园站,古城站,八角游乐园站的一样,是分岛式站台,直到现在还没有废弃,仍然有人值守。从这座车站可以看出当年北京修建一线地铁是出于战备目的!(当时的指导思想是:战备为主,兼顾城市交通)现在必要时也能发挥他的作用。这个车站建于1965年,从未真正接待过一位乘客,它当时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战备。目前由3名地铁警卫负责值守。由于地下阴冷潮湿,一年四季都要烤电炉,夏天所有的墙面上都挂满了水珠,衣服被子经常发霉。一线地铁建成已37 年了。现在,福寿岭站附近已建成了电厂、首钢家属区及商品房小区,还有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地铁技工学校、北京九中等多所学校和医院,人口已比 30年前稠密多了。
另外,这里还有世界闻名的冰川擦痕遗址及博物馆,有法海寺、八大处公园等名胜古迹。目前每天都有接送地铁职工的通勤列车从这里通行,列车运行速度、线路状况与其他通车线路似无不同之处,但是这些站都不对公众开放。北京地铁60年代就建成了, 80年代才民用。根据北京地铁的最初设计方案,其主要用途是战备疏散,同时兼顾城市交通。车公庄站与官园(地下设有战时指挥中心)之间有地下通道连接,并有地下通道网络,可由地下一直通至厂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所在地,在北海公园西侧)、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发生战争时,中共首长可乘汽车经地铁线路前往西山避难。为此车公庄车站使用大理石装饰,档次高于其他车站。北京周围隐藏的东西很多的,而八大处的坦克队伍会在紧急时刻,10分钟内从八大处开到天安门,天安门的地铁层很薄,坦克可以破土出来。
T1pxhTB5_T1RCvBVdK.jpg
2、一号线以前是和现在环线的南段一起挖的。从西山一直通到北京站。当时预计苏军打到北京东郊的时候,可以一天运5个师的兵力。
         沿着城墙的环线(复兴门-西直门-东直门-建国门这一段,不包括北京站-前门-长椿街区间)挖得更深一些。苹果园是103站。从101站再往西(北),地铁是和部队的军用铁路线连在一起的。官园地下当时有战时指挥中心。往南经地道可以去厂桥的总参和国防部,再往南一直通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往西是车公庄地铁站,可以一直通到西山。
3、关于东四十条等地“预留车站”的问题。不少网友啧啧赞叹我国的设计师怎么会如此有远见,竟然在多年前就修建了预留车站。
      你认为多年前就预留的车站会那么早地安装上瓷砖和电灯,甚至售票窗口吗?那么设计师也太性急了吧?其实那不是什么高瞻远瞩的结果,而是一个“烂尾”工程。早先修建民用地铁铈就想修得全面一些,有很多交叉线路。但是人们急切地把车站建好之后,却意识到建设资金根本不足以完成浩大的工程。于是设计被简化,建成铺轨的只有我们熟悉的一号线和二号线。而所谓的“预留”站实际上就是早先工程设计中遗留下来的“遗迹”。设计者们显然意识到了将来总有一天还有扩建地铁线路,于是保留了这些“预留”站中的大量设施,包括售票亭,举升台架和大量的照明灯。
东四十条底下的预留是为建立到机场的轨道而留的,大家没注意到东四十条车站比其他车站豪华而且大一些,这个车站还被评为80年代十大工程之一 ,
T1axJTB_YT1RCvBVdK.jpg
4、北京站-和平门-大会堂-中南海-国防部(西四)-车公庄-西山战时指挥部+核避难所?
       这是一条纯军用线,修建目的就是为了战争爆发时可以将国家领导和高级军事人员安全快速转移。这种专供领导避难的地下线很多国家都有,只是一般人很难见到,所以有种神秘感。
一号线-苹果园(51号站)-福寿岭(52号站)-北京军区后勤大院(53号站)-黑石头(54号站)-三家店火车站-京原铁路
       一线地铁修建目的是以战备为主,交通运输为附。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苏冷战,Z F以防战为主要目的修建了一线地铁。最早是从南礼士路修到军区后来又向东修到北京站。
从苹果园往东各站都已经投入运营,往西还可以找到福寿岭(52号站)、军区(53号站)、黑石头(54号站)这三个从未开放的车站。地铁到黑石头就爬上了地面,54号站也是建在地面上的,再往西最后到门头沟的三家店火车站并入国家铁路。
      周一至周五早上8:00左右和下午4:00左右都有一趟从苹果园开往54号站的通勤车,是方便地铁技校学生上下学和地铁职工上下班用的。要是有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T1sxJTBmYT1RCvBVdK.jpg
其他小线
      衙门口支线:一线地铁八角游乐园-衙门口-国家铁路京原线
在八角游乐园和古城站之间有条通向西南方向的铁道就是衙门口支线。铁道在八角体育馆旁的一个公园中爬到地面最后并入铁路线。修建这条支线也是出于军事目的,从这条线上铁路能到达西郊机场。现在地铁偶尔利用这条线调车。
一、二号线地铁联络线:
       南礼士路到复兴门建有条分支铁道,是二号线未建成前通往北京站方向的老线路,二号线修好后只做联络线使用。在建国门也有一条接通一、二号线的联络线。
车辆段:
北京站和公主坟有俩个停靠备用车的线路,里面有备用车辆,在遇到紧急情况和大客流量时可以从那里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