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日本的幼儿园获奖了!由设计工作室MAD设计的幼儿园“四叶草之家”斩获Fast Company“空间”类别年度创新大奖。

T1CxhTBKdT1RCvBVdK.jpg

值得关注的是,获奖设计师马岩松是中国人,并且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已经过世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的门下弟子。不难看出,这个幼儿园设计与中国常见的幼儿园截然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参考内容:

这个获奖幼儿园最大的亮点是——改造,幼儿园设计保留了原房屋的主体木结构并在外部加建白色的“帐篷外壳”。

T1YWhTBQKT1RCvBVdK.jpg

T12bhTBjAT1RCvBVdK.jpg

T1DbhTB_hT1RCvBVdK.jpg

设计师马岩松表示:

“我觉得为这座幼儿园创造家庭的氛围很重要,所以我们决定不直接建造全新的建筑,而是保留原有建筑的木结构,让它成为新空间记忆和灵魂的一部分。

T1uYhTB_DT1RCvBVdK.jpg

从照片上看整个建筑只有两种颜色为主:白色、原木色。在某些情况下,白意味着“空”。白作为“无颜色”,能够促使人想象力获得自由。

T1uWhTBgbT1RCvBVdK.jpg

T1cYJTB4Kv1RCvBVdK.jpg

T16WxTBCbT1RCvBVdK.jpg

抱着我们自己对幼儿园的认知,我搜索了一下…“中国 幼儿园 环境”。发现我们中国的幼儿园普遍都是五彩斑斓的装饰风格。

T1XxhTBKdT1RCvBVdK.jpg

五彩缤纷

T1NYhTB_CT1RCvBVdK.jpg

色彩斑斓

T1DxhTBjdT1RCvBVdK.jpg

再转搜一下日本幼儿园,发现大部分使用了原木色,却鲜少有鲜艳的纯色大面积铺开在建筑上。

T1GbhTBgJT1RCvBVdK.jpg

室内室外以白色和原木色居多

T1aWhTBgZT1RCvBVdK.jpg

T1EbhTBTWT1RCvBVdK.jpg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中国的幼儿园大部分五彩斑斓?

而日本的得奖的幼儿园普遍冷冷清清?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幼儿园应该是颜色丰富的,然而在日本多数得奖的幼儿园却不是这样,它们似乎并不会出现太多的颜色。

在日本东京,幼儿园设计领域教科书级别的“富士幼儿园”,连个教室墙壁都没有,别说五颜六色了。

T1qbJTByAv1RCvBVdK.jpg

连墙壁都没有的教室

T1.bxTB4WT1RCvBVdK.jpg

日比野设计工作室——这个名副其实的幼儿园设计“专业户”,在全日本范围内建造了超过 350 所幼儿园,然而他们所设计的幼儿园都是这样的:

【Daiichi幼儿园】

这里一下雨,就会积成水洼

天一放晴,孩子们就过来嬉戏

“适当的感受一下风雨,

对孩子们也是一种体验。”

T1XbhTBKdT1RCvBVdK.jpg

T1aYhTB_CT1RCvBVdK.jpg

【Obama幼儿园】

坐落于长崎的海边

从餐厅里望出去

大海、蓝天、远山

T1YYhTBQ_T1RCvBVdK.jpg

T1abhTBgdT1RCvBVdK.jpg

日比野认为,幼儿园并不是游乐园,游乐园是一个梦幻的、让人快乐的场所,而幼儿园却是一个让人成长的场所。

T1UxhTBghT1RCvBVdK.jpg

实际上,出于对使用者的考虑,多余的装饰其实是不必要的,他们需要的是充足的活动空间。

T1EWhTBgAT1RCvBVdK.jpg

幼儿园的主体是小孩子,而不是五颜六色的装饰。为了凸显这个主体,采用简洁的设计会比复杂的得到更好效果,就像是美术馆的装饰总是简洁的,这也是为了强调放在里面的艺术作品。

T1lYJTByAv1RCvBVdK.jpg

我们并不该以成人的眼光告诉孩子,这个就应该是绿色,那个就属于红色。从而容易产生固化思维,有时候该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自己,让建筑回归使用者。

T1DbxTBCDT1RCvBVdK.jpg

空间的鲜明反差和各种不确定性,并不急于为孩子们作出任何前提和假设,只尽力为他们提供可以舒展想象力的自由空间,或许在这样的碰撞启发中孩子们会开始寻找他们成长过程中属于自我的定位。

T15WhTBmWT1RCvBVdK.jpg

T1JWhTB_ET1RCvBVdK.jpg

话题讨论

你是如何看待幼儿园的设计定位,应该更注重哪些方面的呢?中日幼儿园截然不同风格的原因是什么?你喜欢色彩丰富、五颜六色的幼儿园,还是喜欢以白色和自然木为主的幼儿园?欢迎在回复区留下你的意见。